联系方式
首页 > 企业文化 > 文明园地

    发布时间:2024-4-29 10:45:46

“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,是因为他大量阅读,习惯思考,放缓脚步,投入深度对话,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。”为深入推进“书香机电”建设,培育广大员工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的浓厚氛围。公司持续开展读书分享系列活动,以阅读启迪智慧,以文字沁润心灵。

一、共赴书香之约——读书打卡活动

 

“7天养成一个读书好习惯”

公司开展读书线上打卡活动

解锁阅读新方式

各单位员工们纷纷利用业余时间

阅读打卡,徜徉文学长河

拓宽视野,启迪思维

员工们的阅读热情得到了激发

公司学习氛围也愈发浓厚

徐浩楠分享阅读打卡心得:仅感受而言,我其实更偏向于阅读纸质版书籍,每年都要买四五百元书然后择机读完。但现在随着时代发展,在手机里也能完成一些线上阅读了。闲暇时,烦闷时,随手拿上一本书,就是观心,是感悟,更是升华;翻开,阅己;默读,悦己;思考,乐己。

二、共享读书之悦——遇见书中的那个“Ta”

 

本期的读书分享主题为“我最喜欢的文学人物”,让我们一起启封专属于“六建机电人”的书卷,从一腔腔诗阙、一段段辞藻里探寻文人墨客笔尖下人物宝贵的精神品质。

周慧鑫:《傲慢与偏见》中女主角名为伊丽莎白.班纳特,生活于19世纪英国的乡村,那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、界限鲜明,阶级流动性相对有限,但在这种环境下,她没有随波逐流或妄自菲薄,即便在家庭和生存的压力下,她也没有屈从现实嫁给威廉.柯林斯,而是遵从于内心,一直坚守自己信任自己。即便是当今社会,能做到忠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,而不碍于社会、家庭以及舆论的影响,也是不易的。她的机智、独立和勇敢给予了我很多力量和希望。

万陈:在阅读《知行合一王阳明》这本书后,我深感王阳明先生的哲学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特别是他提出的“知行合一”理念,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王阳明认为,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,只有知行合一,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。这一观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。在工作中,我曾面临困难,犹豫不决。在反复思考后,我选择了按照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去实践,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,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。这一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,而正确的选择往往需要我们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找到正确的方向。

段玥杉:我最喜欢的文学人物是《追风筝的人》中的哈桑。哈桑拥有一个朴实、忠诚、无私的灵魂,他的一生充满了对他人的关怀和无私奉献,在阿富汗最黑暗的时刻,仍然毫不犹豫地保护并支持主人阿米尔,展现出了真正的勇气和仁爱;即使在遭受不公正对待和冤屈时,他依然坚守善良和正义,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高尚道德。这种“为你千千万万遍”的善良和忠诚让我无比敬佩。

全淦:堂吉诃德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物,一方面他信仰崇高的骑士精神,敢于面对挑战追寻理想,另一方面他又无法认清现实和自我,只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。但鼓励气馁者,搀扶失足者,托起沉沦者,救助和安慰一切不幸者,他在追梦旅途上的所作所为无愧于自己的信仰。尽管书中的唐吉柯德最终在现实的打击中败怅然离去,但我心中的唐吉诃德不会停下追寻理想的脚步,他的冒险一直都在路上,一个负有远大志向,并为之付诸行动的人,即使四处碰壁,最后只剩下战马、长矛、古盾、侍从、浑身的盔甲、焦黄的面孔和干瘦的四肢,也不该受人取笑捉弄。人要应该有认清现实的理智,但也不该失去挑战“风车”的闯劲,无论何时,鲁莽总比怯懦更接近勇敢。

彭友: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,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,他说: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——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,这便是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一书中,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人生名言。读书十余载,各类书籍阅读过无数。唯独每每听到这段话的时候,总能让我感到自惭形秽。保尔柯察金在极端困难和挑战面前的坚强意志和勇气,他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,都深深的激励和触动着我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,我还跋涉在磨炼人生和意志的旅途上,我知道我努力得还不够,应当要像保尔一样,在逆境中坚持,在挑战中成长。

何芬:我最喜欢的文学名著人物形象是《红楼梦》中的贾宝玉。贾宝玉是一个善良、聪明而又感性的人物。在整个小说中,他是唯一一个真正懂得欣赏美和感受情感的人。他对世间的美好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,对于花草鸟兽、诗词画意和音乐舞蹈都有着独到的见解。与他相比,其他人物似乎都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,追求权势和利益,而忽略了真正的美。贾宝玉的闪光点是他的纯真和独立。尽管他成长在一个权谋之家,但他并不受这种环境影响,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本真和自由,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命运被早有安排时,他拒绝屈服,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。贾宝玉没有被困于尘世的琐碎和功名利禄,他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真正的美和自由。我喜欢贾宝玉的原因是因为他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,他用自己的独特眼光看待世界,并试图逃离这个现实的世界。他的思想和情感使他成为小说中最有血有肉的人物之一,让我为之深思和感动。

马睿晨:我非常喜欢《悲惨世界》中的冉·阿让。他是雨果笔下的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角色。他原本是一个因偷窃而受牢狱之灾的苦役犯,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和救赎后,他成为了一个充满爱心和正义感的人。他无私地帮助他人,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,展现出了他内心的善良和高尚。从冉·阿让身上,我学到了要有勇气面对过去的错误,并努力改正;要有爱心和同情心,关注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;同时,也要追求自我救赎和成长,不断超越自己,成为更好的人。他身上展现出的“自我救赎”和“无私奉献”的闪光点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给我的人生观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。

以书为镜,与书同行。未来,公司将继续把读书学习作为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,鼓励员工将书中人物的“闪光点”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力量源泉,向着建设“书香机电” “学习型企业”的目标不断迈进。